六道輪迴

2015-05-22 21:00

六道,又名六趣六凡六道輪迴,佛教名詞,意指六種欲界眾生的種類型態或者說是境界,也是在凡夫眾生輪迴之道途。它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份。在佛教的經論之中也有說五趣,是指除了阿修羅以外的欲界的五種眾生境界,這是因為阿修羅事實上是遍其它的五個界,所以沒有特別單獨與其他五趣並列。

法華經》指:「六道眾生生死所趣。」十界中由上而下的六道分別指: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

佛經觀佛三昧經》載:「輪迴六趣,如旋火輪。」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,即已在六道中輪迴不息。若造善終得樂報,如天、人二道;若造惡業終得苦報,如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。

六道可分為三善道三惡道。三善道為天、人、阿修羅; 三惡道為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。但阿修羅雖為善道,因德不及天,故曰非天;以其苦道,尚甚於人,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,合稱為四惡道

佛教相信,任何人若遵守五戒,可得六根整然人身。若在五戒上,再加行十善,即可生到天界。

所謂『六道輪迴』,乃指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等六道眾生,都是屬迷之境界,不能脫離生死,這一世生在這一道,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,總是在六道裡輪來輪去,像車輪一樣地轉,永遠轉不出去,所以叫做六道輪迴。



又因此六道是一切眾生乘業而趣向之處,故又名『六趣』;而在六道之中又有胎、卵、濕、化之四種眾生,故又名六道四生。至於為何有六道輪迴?又如何輪迴?大致可從下列『三類型』輪迴,闡述如下:

(一)【心念各別輪迴】。

乃指有情眾生因無始劫來所具有貪、瞋、癡三毒,單一性地各別未經淨化而輪迴受生。貪毒重者,受生餓鬼道;瞋毒重者,受生地獄道;癡毒重者,受生畜生道。本師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,有一天曾看到一窩螞蟻而笑著對眾弟子開示:此窩螞蟻因『癡毒』甚重,已歷經『七尊佛』出世又涅槃,而尚在『螞蟻身』。可見因『癡』犯者,為過深重,復難捨離

二)【心念相繼輪迴】。

乃指有情眾生因無始劫來所具有貪、瞋、癡三毒,無定性而相繼出現,交互輪迴而現前於六道。換言之,即一會兒『貪毒』現前,而受生餓鬼道;一會兒『瞋毒』現前,而受生地獄道;一會兒『癡毒』現前,而受生畜生道。若不貪而常布施修福,但瞋毒很重,則受生『阿修羅道』;修『十善業』而貪瞋癡三毒很輕微,則受生『天道』;有貪瞋癡三毒但受持『五戒』,則受生『人道』。



(三)【生生世世輪迴】。

乃指有情眾生因無始劫來,因前二者加在一起,有時因心念各別輪迴,有時因心念相繼輪迴,而受生於六道。大多數之有情眾生,或因未修『四諦法』而證得阿羅漢果;或因未修『十二因緣法』而證得辟支佛果;或未因修『六波羅蜜法』『十波羅蜜法』而證得菩薩摩訶薩及佛果,無法超出三界,都依此類型而輪迴於六道。



由此觀之,眾生從無始劫以來,即展轉生死於三界六道之中,如車輪一樣之旋轉,無有脫出之期。



何以故?蓋如同<佛本行經>所示:有情眾生一念心『惡』,能開五不善門,即(1)燒人善根;(2)從惡更生惡;(3)為聖人所呵;(4)退失道果;(5)死入惡道。縱使心生『善念』,口稱『善語』,身行『善事』,若未依佛法加以淨化成『無漏善』,仍舊會在『六道輪迴』。



總而言之,吾等之『起心動念』,不論善惡,皆會在六道輪迴,即善念生三善道,惡念生三惡道。所謂『一念心生,則入三界;一念心滅,則出三界』『一念不生,即如如佛』是也。是故學佛修道者欲超出三界,唯有將三毒『淨化』,即如法修『三十七道品』為基礎,進而修『四諦法』證得阿羅漢、修『十二因緣法』證得辟支佛、修『六波羅蜜法』『十波羅蜜法』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如是方能避免墮落『六道輪迴』。然而因末法時代之娑婆世界,障道因緣特多,除非『乘願再來』之菩薩,決定無法一生就辦,不受後有。唯有修三根普被、利鈍全收之『念佛法門』,求生『西方極樂世界』,方能達到此目的。何以故?蓋只要有下列四種情形,即得如願:
1)正念往生(指平常有早晚課,精進念佛號,念到臨命終時,心不貪戀,意不顛倒,如入禪定);

(2)狂亂往生(指平常造惡多端,命終遇善知識開示,能一念乃至十念佛號至一心不亂而往生);

(3)無記往生(指平常發心皈依三寶,命終無惡無善無記,藉平日修持,而臨終一念乃至十念佛號至一心不亂而往生);

(4)意念往生(指雖不能出聲念佛,但能意念、默念、觀想念佛號至一心不亂而往生)。願與諸仁者共勉之!

所謂六道輪迴,是指眾生因其所造諸業,得其相應之果報,受生於六種不同之世間,成為不同之生命型態。除前所指的地獄、畜生、惡鬼、人等四道之外,在人之上還有阿修羅和天道。(有些經典將阿修羅和天道合在一道說,只說地獄、畜生、惡鬼、人和天道等五道)在五道或者六道(或說五趣六趣)輪迴中,人是居於一樞紐的位置,其實輪迴思想即是基於「人」的立場上,來闡明善惡有報的理念,如來即藉此以達到勸人為善去惡的目的。不過輪迴於六道之中,即使上生天道,但終非究竟解脫,一旦福報已盡,則仍須依其業力,以決定其下一生的果報。

 

天道--行善及有修行的人轉世的地方﹐受福報。天道不是修行的地方﹐因為福報大﹐沒有什麼痛苦﹐天人容易溺於玩樂而懶惰﹐所以不修行﹐天上修行因為沒有什麼考驗﹐必須修很久。天人福報盡後﹐根據祂的因果轉生他界。



人道--半善半惡的世界﹐人們根據自身的因果和努力決定一生的起落。 人道乃是六道中最好修行的地方﹐因為世界上的痛苦提醒人們去修行﹐真正的修行人必須面對邪惡的考驗﹐能經過考驗就能得道。得道之人﹐可自決生死﹐若能進入四聖道﹐就可避免輪迴之苦。 



阿修羅道--充滿衝突及糾紛的世界﹐阿修羅像神有法力﹐不過沒有神的福報。祂們的嫉妒心及驕慢心造成衝突及糾紛。若修行人不修心而有嫉妒心﹐驕慢心﹐就可能轉生於此界。 



畜生道--欲望及癡妄所控制的世界﹐畜生道乃懲罰為惡﹐犯邪淫及癡妄罪的眾生。轉生為畜生後﹐互相行刑(殺害)﹐繼續墮落﹐非常難離開。 



餓鬼道--懲罰非常自私的眾生﹐餓鬼道的眾生因前世自私而不肯施捨救他人﹐死後轉世入餓鬼道受飢渴的折磨。 



地獄道--懲罰殘酷的眾生﹐受諸種酷刑﹐懲罰終盡以後﹐轉生餓鬼﹐諸世之後﹐方得轉生為畜生。 



諸善奉行﹐諸惡莫作﹐若墮落進入三惡道(畜生﹐餓鬼﹐地獄)﹐痛苦非常﹐脫離困難。一失足成千古恨﹐回頭已是百年身。 

若人欲了知﹐三世一切佛﹐應觀法界性﹐一切唯心造。
一切眾生,沉淪三界之內,由其所造作之罪業不同,因而輪迴六道當中。六道有善惡之別,天、人、阿修羅屬於三善道;畜生、餓鬼、地獄屬於三惡道,亦稱三塗,即血塗、刀塗、火塗。

一、天
  天有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。欲界天乃修十善所感,所謂十善即身不造殺、盜、淫;口不言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;意不行貪、瞋、癡。若修十善,又修四禪八定,將來所感的果報,即是在色界天和無色界天。

二、人
  受持五戒,來世得生為人。五戒是指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若受上品五戒,則大富大貴,若只持少分戒,雖得人身,卻感貧窮或六根不具的果報。由於每一個人戒行持守不同,因此將來所得的果報就有貧富、壽夭、智愚、美醜、高矮……等不同。

三、阿修羅
  過去生修下品十善,但因其持戒、修福,做種種善事時,心存瞋恚、傲慢……等惡念,有天人之福,無天人之德,遂感修羅的果報。

四、畜生
 
 眾生因貪欲癡想心,造作下品十惡,而感畜生的果報。畜生道常為他所宰殺,或彼此弱肉強食,互相殘害,故又稱為「血塗」。

五、餓鬼
  若慳貪不捨,不知布施、修福,不明白因果,不遵守戒律,多行惡事,造諸惡業,則感餓鬼的果報。餓鬼道又有勝劣之別,有福者為神,無福者常在飢餓當中,經常受刀杖驅逼之苦,稱為「刀塗」。

六、地獄
  六道當中,地獄道最苦。凡造五逆十惡、謗法破戒,皆招感地獄果報。在地獄當中,隨個人業力所感,苦報與壽命各不相同。地獄有根本地獄、近邊地獄、孤獨地獄;地獄道眾生常受寒冰或猛火的煎熬,故稱為「火塗」。

  以修道而言,天道耽於遊樂,修羅道雖有天之福卻瞋心重,三惡道多苦難、多愚癡,故此五道皆難修行;惟有人道,苦樂參半,智慧較高,最適宜修道。

 

返回

聯絡我們

小Q靈通工作室
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887號

一起體驗未知的世界

Make a free websiteWebnode